酒业在一片喧哗与躁动中即将挥别2016年。有人说,这是增长之年,无论是一线名酒还是区域强势品牌都在上演着停货、涨价的大戏;有人说,这是复苏之年,19家白酒上市公司逆天业绩足以说明一切。为此,我们特别盘点出2016年酒业10大关键词:
1增长
2016年,19家白酒上市公司的业绩整体飘红。按三季报来看,今年1~9月份,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仅一家亏损,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683.7亿元,同比增长12.28%;实现净利润200.8亿元,同比增长12.49%。除此之外,值得关注的是有些增幅还很“逆天”,如沱牌舍得前三季度净利润为5480 .57万元,同比增长1287.13%,水井坊实现净利润1 .49亿元,同比增长了110 .6%;老白干酒实现净利润8307万元,同比增长45%。
点评:
上市公司虽然只占酒业总营收(五千亿)的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对于业内外的样本价值不言而喻。前两天贵州茅台发布了2016年业绩公告,营收和利润无一例外实现了双增长。2017年,不知道这种增长奇迹能否延续……
2涨价
2016年,白酒行业“涨”声一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普五在年内两度恢复性提高出厂价格,3月从659元调整到679元,9月又调整到739元,涨幅达到80元/瓶,可谓前所未有;4月,洋河将旗下拳头单品海之蓝、天之蓝的出厂价分别微量上调2元、4元;紧接着,牛栏山酒厂也将旗下核心产品42度500ml陈酿每瓶上调1元。除此之外,红花郎、古井贡酒、水井坊、青稞酒、口子窖、青花汾酒等也加入到了涨价行列。
点评:
对于多数经销商和厂家而言,都有着“盼涨”的心理,对于不少消费者而言,也有“买涨不买跌”的心理。2016年,酒企的市场费用在增加、物流成本在增加、原材料在上涨、利润愈加透明,可以说,不少酒企到了“不得不涨”的地步。
3控量与涨价相伴地往往就是控量。
五粮液方面,在10月份,厂家在不同省区以口头或电话的方式通知,新品五粮液暂时停止发货;洋河也曾发布消息,从10月1日起,洋河梦之蓝系列产品在第四季度停止供货,时间持续至春节销售前;泸州老窖的停货牵扯范围则最广,11月7日泸州老窖老字号特曲的停货通知称,包括暂停接收销售订单和暂停发货,而在之前的9月26日、27日,泸州老窖两大品牌专营公司对国窖1573经典装、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30年60年常规装停止发货,至此,年底前泸州老窖三大中高端核心产品全部进行了停货调整;此外,古井贡酒也曾发布通知对年份原浆献礼在省内范围停货,古5在省外停货,古8年则是在全国范围内停货。除了全国性品牌,一些表现出色的区域品类牌也实施了停货。
点评:
“量价齐升”永远是最好的状态,可很多时候二者不可兼得,所以酒企只好通过控量保价、停货、调整等手段来实现这种平衡,这是常规动作,大家都懂得!
4并购
2016年,有一桩行业高度关注的事件就是古井并购黄鹤楼。2月底,古井发公告称近期已与黄鹤楼进行接洽,就收购黄鹤楼酒业股权事项达成初步意向;4月29日,古井发布资产公告,拟以现金81,600万元人民币收购武汉天龙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自然人阎泓冶持有的武汉天龙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51%的股权;5月9日,获最终批复,收购正式达成!就此,这桩轰轰烈烈而又效率极高的并购落下帷幕。此外,不得不关注挂牌于2015年11月的四川发展酒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发展),其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与中国各地区域酒企密切联系,其快速整合白酒品牌资源的意图非常明显。
点评:
对于酒业而言,并购并不少见。本轮调整之初,出现了一次酒企的并购浪潮,洋河、五粮液、劲酒等企业纷纷出手,这种并购无疑是着眼于实现品类突破
10月27日晚间,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报告》,营收和净利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财报显示,今年1-9月,五粮液实现营收557.80亿元,同比增长12.1...[详情]
10月26日盘后晚间,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600702.SH,以下简称“舍得酒业”)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2022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7亿元,同比增长28,归属于上...[详情]
10月25日,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啤酒”)宣布,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华润酒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酒业”),拟以123亿元收购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简称“金沙酒业”)55....[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