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网站通告:
万酒招商网官方QQ群目前只有以下三个:335428403,176498584,260062215;其他以万酒招商网名义成立的QQ群所有言论均与万酒招商网无关,特此通告.
万酒招商网
免费注册 会员登陆 代理意向 发布信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当前位置:酒水招商 > 行业动态 >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引来国际关注 它的下一步怎么走?
广告

中国精酿啤酒市场引来国际关注 它的下一步怎么走?

yidi  来源:www.9111.tv   发布时间:2017-01-10  浏览次数:648
精酿啤酒在国内的迅速成长,吸引了国际资本的关注。
近日据媒体报道,荷兰合作银行日前发布报告对中国啤酒市场进行调研。报告指出,中国啤酒市场呈现出高端化的发展趋势,其中精酿啤酒增长显著,并有望在未来取得瞩目的市场表现。
回顾2016年国内啤酒市场的发展状况,受制于不利天气影响所导致的“旺季不旺”,令国内啤酒行业在经历2015年的负增长后,在2016年上半年仍难以扭转下降颓势。但与此同时,进口啤酒及“小而美”的精酿啤酒却实现了逆势增长,中国啤酒市场在2016年迎来了市场格局的变化和调整。
那么,在本轮市场变化的过程中,精酿啤酒为何能够率先增长,并吸引资本的关注?未来,国内精酿啤酒市场又将如何继续前行?

“小而美”的精酿啤酒成为市场新宠
据报告显示,目前,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量达36公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整体市场价值和盈利能力都有提升。但地区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东部发达省份的人均啤酒消费量虽远高于西部地区,但增长乏力。 总体来看,中国啤酒市场发展仍较为成熟,远超其他东南亚国家。
此外,报告特别针对以精酿啤酒为代表的高端啤酒进行了调研。由于全球啤酒市场呈现高端化的发展趋势,在上述庞大的国内啤酒消费体量中,中国大众型啤酒经历了较为困难的一段时期。与此同时,高端啤酒销量增长160%,占整体啤酒市场4%的销售量及18%的利润,精酿啤酒占据一席之地。尽管业界普遍认为中国精酿啤酒的消费量不足整体市场的1%,但仍呈现出强大的发展态势。
据报告显示,中国千禧一代的消费者拥有与其他国家同龄人相似的消费观念,对精酿啤酒表现出巨大的消费潜力。荷兰合作银行伦敦分行食品与农业研究部的高级分析师Francois Sonneville表示,“无论对于进口精酿啤酒,还是使用进口原料的国产精酿啤酒,抑或是使用国产原料的国产精酿啤酒来说,这都是极佳的发展契机。”
国内精酿啤酒市场被看好的背后,或许与国内消费升级的趋势密不可分。近几年,大跃、悠航、熊猫精酿、牛啤堂、Boxing Cat拳击猫、莱宝鲜啤、Tap House扎啤工坊、18号酒馆、高大师、丰舵、丰收等精酿品牌不断涌现。各种精酿啤酒屋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大街小巷。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对精酿啤酒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2015年11月,熊猫精酿获得了天图资本、智明星通等投资方2000 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精酿啤酒的遍地开花点燃了众多啤酒企业的热情。2015年7月,公司预告非公开发行项目拟募集不超过48亿元,其中拟投入超过2.5亿元用于精酿啤酒项目的建设,新增生产线将用于生产附加值高的精酿啤酒,品种包括原浆桶装啤酒、5L装或1L装罐装啤酒。共新增产能8000吨,占公司2014年销量0.68%,预计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5.13%。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也开发了自己的精酿IPA系列产品。精酿啤酒正成为啤酒企业谋求产品结构转型升级的新突破口。
美国精酿啤酒业已成熟,它是如何做到的?
相较国内,精酿啤酒在欧美地区起步较早。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精酿啤酒在美国便开始兴起,如今精酿啤酒市场在美国已较为成熟。在美国市场,精酿啤酒兼具有规模小、自主性高与传统性强三大特点。
资料显示,历史上,美国酿酒厂家数曾经达到过4131家,其中绝大多数是啤酒厂。20世纪70年代,由于相互兼并和经济不景气等原因,美国只剩下不到100家酿酒厂。自从精酿啤酒的概念风靡全球,2014年,精酿啤酒在美市场占比已达11%,另据市场调研机构IRI Worldwide数据显示,精酿啤酒今年上半年在美国仍保持5%的增速。2015年9月美国的酿酒厂数量再次超越4000家,其中精酿啤酒厂超过3400家。

除了更为优越的饮用体验外,精酿啤酒在美的迅速崛起同其更高的利润回报不无关系。据机构研报显示,2014 年,美国精酿啤酒升酒价几乎是普通啤酒价格的 2 倍。此外,多样化、地域特征明显的精酿啤酒在很大程度上也迎合了当地人即饮的消费习惯,这也令自制啤酒酒馆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面对精酿啤酒的崛起,美国啤酒企业也纷纷采取措主动出击。一方面,各大啤酒公司纷纷适时发展精酿啤酒产品以线抢夺市场。1994 年,百威英博成立百威特别酿造公司致力于精酿啤酒的开发,随后,南非米勒也创建了美国精制与精酿啤酒公司,进军精酿啤酒领域。
而另一方面,则是大型啤酒公司对精酿啤酒坊厂展开的收购。并借助自己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这也成为了国外啤酒巨头运营精酿啤酒的普遍选择。据数据服务商Dealogic统计,仅2015年,美国境内就有19家精酿酒厂被收购或部分被收购,总交易额高达130亿美金。
不过从全球精酿啤酒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精酿啤酒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坚守自身小而美的定位独立发展或加入传统啤酒巨头麾下,将成为精酿啤酒行业未来一段时期的两大特点。

国产精酿啤酒还要啃下哪些“硬骨头”?
精酿啤酒在国内迅速增长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随之逐渐显现出来。
“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不少限制因素,如消费者缺乏对产品的认知、物流分销及进口原料带来的高成本压力、物流冷链问题和酿造能力的短缺都阻碍了精酿啤酒在国内的发展。”Francois Sonneville表示。
记者注意到,由于我国精酿啤酒行业刚起步,属于一种介于工业与商业之间的小微型酿造的规模,在短暂的发展过程中,已暴露出包括在人才、设备、技术、法律规范、食品安全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以政策法规为例,国内对于精酿啤酒行业仍未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以及统一的行业标准。关于精酿啤酒未来的政策监管问题,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认为,虽然从短期来看,规范的建立会提高整个行业的门槛,造成行业规模的缩减,但从长远来看,规范的建立是对整个行业的一个保护。
在精酿啤酒人才的培养方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正在对精酿啤酒行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等活动。包括发起成立家酿魔法庄园,举办“啤酒精酿师培训”课程,同欧洲、北美和澳大利亚等地诸多知名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合作等一系列的工作。但从业人员中也出现了诸如行业认识不足、商业化目的过强、后期发展实力跟不上等问题。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酿酒研发部主任王德良坦言:“一些急于进入精酿啤酒行业的人,为了能赶上旺季的档期,还在自己一知半解的时候,就开始买酿造设备了,在自己的店里面把啤酒给做出来了。”他表示:“做精酿啤酒必须有匠人精神,要有激情,只有抱着做好、做久的心态做这个事情,才能把这个事情做长久”。
记者了解到,在美国,精酿啤酒的发展有着严格的制度,例如生产规模不能超过25万升;大工业化啤酒集团持股不能超过15%,以防止过度追求利润等规定。
家酿魔法庄园负责人贾晖介绍称,为了防止大型工业化啤酒企业对精酿啤酒市场的垄断,美国1500家小型精酿啤酒企业组成了一个联盟,联合对抗大型工业化啤酒企业。他们自己在联盟里面制定了相关标准,目的是保证啤酒品质而不是一味地去逐利,从而真正用匠人精神去做好这个产业。这也为国产精酿啤酒早日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提供了启示意义。



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下面微信二维码
广告

您留言,我回电!帮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产品!

提示:留言后企业会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

  • *姓名:
  • *联系电话:
  • 留言内容:
相关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