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酒的风俗
元宵节来一杯“元宵酒”,如同浙江的“元宵酒”风俗一样,“饮灯酒”这一历史风俗保留较好的是广东省。过节饮酒是中国酒文化约定俗成的一部分,然而,古代元宵节饮酒,不仅有团圆喜庆,也有祈求太平的寄意,元宵酒很多是饮用的米酒。节日来临,喜庆的花灯布满大街小巷,人们结伴而行赏灯的同时,也有年味儿浓厚的“饮灯酒”活动。
据广东省民俗专家介绍,“饮灯酒”在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保留得最为完整。明末清初,顺德的“饮灯酒”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并在每年正月初八至元宵节期间举行。因为这是一年中举家团圆、最令人高兴的时刻,各家各户在祠堂前张灯结彩,大摆宴席,全村父老乡亲欢聚一堂,开怀畅饮。
“饮灯酒”最初的目的是祭祀社神(土地),祈祷五谷丰登,事业兴旺;而时至今日,它演变成为一项有利的公益活动。古老的风俗为何能与公益有关联?原来,在“饮灯酒”的活动中,有一个叫做“投灯”的环节。广东民间的花灯丰富多样,且各取有吉利的名称,以象征兴旺。在众人竞投花灯的过程中产生的收入,一般有两个用途,一是下一个年度的“饮灯酒”活动;二是用于当地的公益慈善事业。
什么是米酒?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中国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的特产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用蒸熟的江米(糯米)拌上酒酵(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发酵而成的一种甜米酒。其酿制工艺简单,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低,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用优质糙糯米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米酒已成为农家日常饮用的饮料。
如何制作米酒?
将糯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泡4-5小时, 笼屉上放干净的屉布,将米直接放在屉布上蒸熟。因米已经过浸泡,已经涨了,不需要象蒸饭那样,在饭盆里加水。蒸熟的米放在干净的盆里,待温度降到30-40度时,按比例拌进酒曲,用勺把米稍压一下,中间挖出一洞,然后在米上面稍洒一些凉白开,盖上盖,放在20多度的地方,经30小时左右即可出味。天凉时,如家里室温在20度,可用棉衣将盆包焐起来。中间可打开看看,可适量再加点凉白开。糯米酒做好后为防止进一步酒化,需装瓶放入冰箱存放,随时可吃。
米酒的发酵过程是什么样?
糯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多糖的一种),尤其以支链淀粉为主。将酒曲撒上后,首先根霉和酵母开始繁殖,并分泌淀粉酶,将淀粉水解成为葡萄糖。醪糟的甜味即由此得来。醪糟表面的白醭就是根霉的菌丝。
随后,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在真菌细胞内发生糖酵解代谢,将葡萄糖分解成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C6H12O6 → 2 C2H5OH + 2 CO2
然而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也可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提供较多能量:
C6H12O6 + 6 O2 → 6 CO2 + 6 H2O
已经生成的酒精也可被氧化成为醋酸:
2 C2H5OH + O2 → CH3COOH + H2O
如何制作米酒汤圆?
原料:米酒半碗(带酒水和米粒),小汤圆300克(也可以自己用汤圆粉搓),蜂蜜。
(1) 米酒和水混合,一起入锅烧开。(米酒大约以1:2的比例兑水煮开)
(2) 水沸腾后,加入小汤圆,煮至汤圆浮起。喜欢汤圆软一点,汤水浓稠一点的多煮一会儿。
(3) 盛碗待汤圆稍凉后,加入蜂蜜即可。
(4) 米酒里还可以加鸡蛋,随自己喜好。
作者简介:邹江鹏,1981年生,法国南特大学理学博士,四川大学工学博士,中酒协标委会委员,《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制定者之一,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品酒师,贵州省评酒委员,贵州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四川理工大学客座教授,青年白酒专家学者。
习酒在1998年8月31日被茅台集团收购,为了纪念这个事情,专门推出了一款酒——习酒窖藏1998。发展到现在,这个单品已经历经20多年,2021年的时候,酒厂已经宣布窖藏1998停产,由此带动了这款酒...[详情]
我国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白酒文化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之一,无论是家庭聚餐,商务宴请,还是工作聚餐,白酒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所以,每个人都应当了解知晓饮酒的礼仪,在饮酒倒酒敬酒的细节之中,处处体现着一...[详情]
在中国白酒的十二大香型中,酱香和浓香无疑是两大主要香型,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白酒市场。以前是浓香型一家独大,有五粮液,泸州老窖作为浓香型白酒的代表。近几年,酱香型白酒越来越被酒友们认可,而且还有了一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