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帝
葡萄酒今年的表现令人十分惊喜,46款中的38款在《葡萄酒观察家》上都得到了90及以上的高分,其中15款更是达到了95分以上,夏伯帝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了艾米达吉山丘的“王者”。
夏伯帝(M. Chapoutier)在法国的葡萄酒庄园主要分布在罗纳河谷、阿尔萨斯和朗格多克-鲁西永地区,夏伯帝家族在罗纳河谷拥有325个酒庄,葡萄园的分布从科纳斯(Cornas)到罗蒂丘(Cote-Rotie),从教皇新堡(Chateauneuf-du-Pape)到圣-约瑟夫(Saint-Joseph),其中就有传奇的艾米达吉(Hermitage),包括大仲马和沙皇尼古拉斯二世都十分热衷来自艾米达吉的葡萄酒。夏伯帝是艾米达吉最大的土地拥有者。米歇尔夏伯帝还在澳大利亚开发新的天地,他仔细研究当地土壤并与葡萄园主交流经验,还将法国的种植技术带到澳大利亚。这一系列探索在澳大利亚取得了成功,酿造出了享负盛名的西拉葡萄酒。夏伯帝还在美国、葡萄牙等地拥有葡萄园。
米歇尔·夏伯帝是家族的第七代掌门人,他具有强烈好奇心并且目光长远。26岁起开始接触他所热爱的葡萄酒事业。米歇尔·夏伯帝四十岁时他便开始管理这个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传统的独特的庄园。在他的领导下,古老的M. Chapoutier依然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所酿造的酒远销世界各地,得到不少葡萄酒鉴赏家和评论机构的好评。米歇尔·夏伯帝(Michel Chapoutier)先生对葡萄酒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葡萄酒和食物的完美结合是既使葡萄酒回味无穷,同时又不会取代食物成为主角。它们之间应该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而只有果香的葡萄酒是不可能成为好酒的。
对于夏伯帝公司而言,葡萄酒的重中之重莫过于对当地风土的表达。米歇尔(Michel)的家位于罗纳河谷上的艾米达吉山坡,是法国最伟大风土之一。在那里,生产着令全世界为之振奋的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
夏伯帝酒庄在艾米达吉产区拥有近1/4的葡萄园,由花岗岩、粘土、砾石等组成,保留着四个地理时期土壤的山坡俯看着泰恩村,并享受着罗纳河由北至南的蜿蜒带来的充沛光照。山顶上有一座用石头堆砌的小教堂,这里是西拉的精神家园——北罗纳河谷唯一用于酿酒的红葡萄。米歇尔在推进国际化进程的同时,将自己位于罗纳河谷的酿酒厂推向了质量的巅峰。夏伯帝葡萄酒今年的表现令人十分惊喜,46款中的38款在《葡萄酒观察家》上都得到了90及以上的高分,其中15款更是达到了95分以上,夏伯帝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了艾米达吉山丘的“王者”。
永不止步
米歇尔认为自己是一个葡萄种植家,酿酒师以及葡萄酒爱好者,更是一个饕客。充满活力的米歇尔永远无法满足,他的酒庄在不断扩大,对美食的喜爱更是永无止境。在Michel的身上,办公室,家里,以及他忙碌的行程表都可以看出他对生活充满热情。
米歇尔今年48岁,脸上已有些许皱纹,当你看见他,会觉得他刚从哪个遥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赶来。1990年接管家族企业之后,他使年产量从55万瓶迅速增长到7百万瓶。尽管如此,他却永不止步。夏伯帝酒庄里有多条灌装生产线,成排大小不一的水泥罐,还有发酵桶。屋顶模仿艾米达吉山坡地形而建,从高速公路上远远就能看见酒庄旁边M.Chapoutier的的巨型招牌,米歇尔希望未来酿酒厂的产量可以突破1千万瓶。
做事全力以赴是米歇尔的天性,洪亮的声音之下是他狂热而坚定的内心,就是这种性格让他同时收获了朋友和诋毁者。没人能否认他家葡萄酒的质量或是他对葡萄酒的热情。但也有人质疑,当他奔波于世界各地市时,是否遗忘了自己是根植于艾米达吉的一名葡萄种植家?在他之后谁又将继承这个历史悠久的酒庄?
掌权与改革
夏伯帝品牌的创立与Calvet家族密不可分,1808年,Calvet家族在北罗纳河谷建立了酒庄。19世纪中期,Calvet家族已成为当地主要葡萄酒生产商。由于他们决定将重心转移到波尔多,于是1855年Calvet家族将艾米达吉大多数葡萄园卖给了Polydore Chapoutier,之后公司选用了下一代继承人Marius Chapoutier名字的首字母M作为公司商标,此后又经历了Marc和Max,直到Michel接管家族公司。
年少时的米歇尔常常跟随长辈们做事,但很快他就对所见的一切不再抱有幻想。米歇尔并不认同父亲的做事风格,他认为酒庄所酿的酒首先必须体现所处这片产区的风味,然后才轮到酿酒师风格的展现,这是对产区的尊重。1990年,米歇尔24岁时,他告诉祖父Marc自己要留在葡萄酒这个行业,但如果要让他继续按照父亲的方式酿酒,他会选择离开。对于一个初涉家族生意的人而言,提出这样的要求很无礼。但米歇尔直截了当地向祖父表达了他对酒庄目前状况的担忧,米歇尔的父亲当时仅拥有酒庄10%的股权,72%都在祖父Marc手中,Marc同意了米歇尔的要求,给了他酒庄控制权,但要求他必须在10年内取得回报,后来的事实证明米歇尔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在法国的父权社会中,取代父亲掌管家族企业很可能导致家庭关系恶化,米歇尔也因此招来骂名,有很长一段时间父子俩几乎毫无交流。
到了2000年,米歇尔扩展了葡萄园并使酿酒厂的产量翻了三番,达到150万瓶。他的葡萄酒赢得了良好的声誉,甚至能与北罗纳河谷的Guigal酒庄和Jean-Louis Chave媲美。米歇尔决定转变方向,当艾米达吉地区还在采用收集不同葡萄园的葡萄酒进行混酿装瓶时,他决定采用勃艮第的方式,在特定的产区小规模生产葡萄酒。夏伯帝酒庄一直深受勃艮第的影响,包括酒瓶的形状和用单一葡萄品种酿酒的文化都源自勃艮第。反过来,勃艮第地区也时常向罗纳河谷地区购买葡萄酒进行混酿从而达到更轻盈的酒体。
米歇尔不仅为艾米达吉产区,同时也为整个罗纳河谷地区的葡萄酒设立标准。他的红葡萄酒以铁矿和石墨的味道支持着果香,层次分明又十分柔滑。白葡萄酒一般都采用充满热带水果和馥郁花香的马珊,酸度更是恰到好处。尽管酒庄内的产品不胜枚举,但每款酒都是独一无二的,并带有显著的产区特色和酒庄风格,鲜有人会质疑夏伯帝酒庄所取得的成就。
收藏家与开拓者
“今天”这个词似乎跟米歇尔扯不上关系,因为他总是沉浸于过去和未来,并且从这两个方向找寻灵感。为了找到关于未来的灵感,他常常回顾过去。他钻研、收集,甚至贮藏澳大利亚原始画、古董步枪、古代陶器及手工艺品、手表等,这些收藏在他位于艾米达吉镇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此外还有成堆的书籍,其中包括一本1964年的米其林指南,一本巴黎银塔餐厅酒窖的拍卖名册。有时一个问题就会使米歇尔急忙从书中寻找答案。
他不止收藏工艺品,同时还收藏酒庄和葡萄园。在罗纳河谷,他拥有康奈士Alain Voge酒庄三分之一的股权。在法国其他地方如鲁西永,阿尔萨斯和香槟等地都有他的酿酒厂,同时他也在葡萄牙和澳大利亚开展了新工程。
曾祖父Marius当时在南罗纳河谷打拼,1932年时他曾打算购买一些教皇城堡地区的土地,当时AOC等级制度尚未出现。他在银行的钱足够买下那块400公顷的土地,只需要获得他父亲的同意。但他父亲却坚决反对,于是他被迫取消了这份合约。现在,那片土地上属于博卡斯特尔庄园和教皇庄园。米歇尔决定不让曾祖父的教训在自己身上重演,尽管他在法国北罗纳河谷最负盛名的艾米达吉产区拥有大片葡萄园,但他却永远不停地去探索新天地。
夏伯帝先生对风土的追求永无止境,他时而出现在朗格多克,时而出现在澳大利亚。他认为在不同的地区,只要用心去发现、不断尝试是可以得到令人惊喜的结果。
守护风土
米歇尔的思想天马行空,他时常在会议上提出无数个想法并希望一次全部击破,生活中亦是如此。他将自己的热情奉献给葡萄园并开始在世界各地开展项目。在艾米达吉产区,只有一少部分酒庄用自家生产的葡萄酿酒灌装,很大一部分互有合作的葡萄种植者会将收获的葡萄混在一起。尽管艾米达吉声名远扬,这片产区似乎早已驻足不前,无法酿造出罗第丘那样令人兴奋、具有活力的葡萄酒,或者像教皇新堡那里的葡萄酒激起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
夏伯帝先生的同事兼竞争者Jean-louis Chave也非常希望他能更加专注于艾米达吉产区。艾米达吉成就了今日的Chave,也成就了Michel。他希望能与Michel共同去守护艾米达吉,并推动它的发展。Chave同时也指出了米歇尔为艾米达吉地区所做的贡献,特别是在白葡萄酒上。艾米达吉地区的白葡萄品质与众不同,米歇尔本可以顺应市场需求将马珊全部改种西拉,但他却坚信以他庄园的历史和文化能创造出奇迹。他的坚持对这片产区的意义重大。
米歇尔对风土的尊重在他和费童酒庄合作上展现无遗。费童酒庄是一个成立于1946年的家族企业,却在1990年的时候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当时费童的生意遇到了瓶颈,他的朋友们趁机赚他的便宜,买了他一部分土地。夏伯帝先生告诫他千万不要卖掉土地,因为这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葡萄田之一。罗第丘只能种植红葡萄,孔德里约只能种植白葡萄,二者相加的面积足有艾米达吉的四倍大。虽然艾米达吉只有300英亩,却能同时种植白葡萄和红葡萄。
去年夏天,有人提议在艾米达吉的山坡上装置了大量天线,米歇尔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来抵制这一举动,夏伯帝甚至愿意拆掉酒庄在山坡上的装饰墙以保护它免受现代设备的侵害——这样无私的举动在葡萄酒商中是十分罕见的。
葡萄种植和生物动力学
夏伯帝先生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善于用现代技术去酿酒,但是他们在种植葡萄上却没有任何经验。他认为,酿酒并不能创造品质,只能将葡萄种植者创造出的品质转移到葡萄酒上,尽管酿酒过程很重要,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超越葡萄种植的重要性。现在的酿酒师却本末倒置,常常待在办公室,而不是在葡萄园里。
米歇尔的很多葡萄园都采用生物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