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酒礼仪
在敬酒时,有许许多多的敬酒歌,表达对长辈及客人的尊重。特别是一些敬酒歌,极为普及,几乎男男女女的蒙古人都会唱。在敬酒时,一边唱歌,一边敬酒,气氛十分活跃感人。除此之外,在博尔塔拉、巴音郭楞等地的蒙古人还用古老的民间曲调唱敬酒歌,歌词一般也不固定,大都用比喻的手法,以借用他们熟悉的山、水、鸟、花卉、湖泊、兽类等,来抒发和表达对长辈和客人的尊敬及思念的心情。歌词因人而异,很有分寸。
下马酒
草原人民热情好客,到草原的人都要接受蒙古族最隆重的接待礼仪――下马酒。其饮法是:
1、客人左手端乘酒银碗。
2、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天空,称为“敬天”。
3、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弹向地面,称为“敬地”。
4、用右手无名指蘸酒向前方平弹,称为“敬祖先”。
5、双手端碗,一饮而尽(一饮而尽视为对蒙古族主人的尊敬)。
献哈达
献哈达和敬酒,是蒙古族礼仪中一种隆重的礼仪方式。遇到重要庆典活动或欢迎贵宾、馈赠礼品等场合,为表示敬意和祝贺,要给在场的身份地位较高的宾客献“哈达”和敬酒。“哈达”是藏语译音,其面料一般是绸缎的,颜色多为白色,也有黄色、蓝色的,长度在一尺五寸到八尺之间。
在蒙古族的文化史上,酒占据了极重的部分,蒙古人把酒当做是最珍贵的饮料,也将自己酿制的最好的酒招待尊贵的客人,成为蒙古族表示对客人礼敬的酒俗。
酒场,喝的不光是酒,还是礼仪,是感情,是工作,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少不了一个和谐的酒场。生活中,酒局饭局是必不可少的。饭可以不吃但礼绝不能少,酒桌上的礼仪看似简单实则深有奥妙。人是一...[详情]
酒色财气是指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既是人生四戒,又是我们凡人所离不开的东西。酒色财气,有度皆可养生;贪嗔痴慢,无著便是菩提。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北宋大...[详情]
不少酒友对酿酒师、调酒师、品酒师、侍酒师等概念区分不是很清楚,以为酿酒师一定会调酒,而会调酒就一定会品酒;既然会品酒,那么做一个侍酒师一定没有问题了。事实上没那么简单,这种想当然的想法还是有点&quo...[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