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造黄酒前期的开耙步骤的介绍
liuchunyan
来源:www.9111.tv
发布时间:2014-02-19
浏览次数:1536
开耙(即糖化发酵),主要是调节缸内发酵温度,使缸内温度上下、缸心和缸边都一致,这是酿制绍兴酒的一个主要关键。就一般来说,自米饭下缸经18-24小时后,缸面即有凸形突起物,上面微有裂缝,饭粒已不发粘,那时就须用木耙进行第一次搅拌,俗称为开“头耙”。
历代相传有两种不同的开把方式,即高温,与低温。由于开耙品温掌握的高低不同,直接影响到发酵规律的变化以及成品的风味,因此当地将高温开耙酿成的酒称热作酒,低温开耙酿成的酒叫冷作酒。
但在实际操作中,常因酒药、麦曲等微生物性能改变,需要按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根据老技工的经验:一般在室温低,品温上升慢,酒味淡,甜味强时,即表示发酵缓慢,应该让开耙时间拉长些,落缸品温要稍为提高度数。在头一、二耙可视品温高低,掌握开耙,但三、四耙品温变化已趋缓和。
如室温过低,品温不再上升,四耙后可减少耙次,用温水灌入酒坛浸入缸中,提高其品温补救。如果发酵猛烈,品温上升太快,则须多开耙次,或用分缸、分坛等方法来降低品温,否则有致酸败的危险。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四耙后,再在每日早晚搅拌两次,主要是降低品温,提高酶母活力,抑止酸菌生长。
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下面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