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随着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吃货”一词被美食爱好者们经常挂在嘴边。其实,“吃货”古已有之,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就会发现,著名诗人苏东坡就是个纯正的“吃货”,他对美食有着异常的执着与考究。
苏东坡在黄州做官时,非常喜欢吃猪肉,而且还认真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猪肉烹制方法,把五花肉切成大块,加葱、姜、酱油、料酒,慢火细焖,煨制成酥香味美、肥而不腻的红烧肉。苏轼不但爱吃这种红烧肉,而且还写了一首有名的打油诗《猪肉颂》,这首诗当中,也记录了当时“东坡肉”最原生态的做法及起源追溯。
后来,苏东坡任杭州知府,他带领当地人民为西湖疏浚,并修建了著名的“苏堤”。为了犒劳民众,他命人按黄州的烹制方法做成红烧肉,用来犒劳大家。人们吃后,都觉得这肉汁浓味醇,糯而不腻,十分可口,于是纷纷效仿。从此,民间便把这种红烧肉命名为“东坡肉”,这道名菜一直流传至今。
湖北黄州的豆腐自古出名,精于烹饪之道的苏东坡,也忍不住亲自操勺,创了一道名菜:“东坡豆腐”。东坡豆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以黄州豆腐为主料,将豆腐放入面粉、鸡蛋、盐等制成的糊中挂糊,再放入五成热的油锅里炸制,然后捞出来沥油;锅内放底油、笋片、香菇和调味料,最后放入沥过油的豆腐,煮至入味,出锅即成。东坡豆腐质嫩色艳,鲜香味醇,酷似猪肘,曾被南宋的林洪记入《山家清供》一书。
杭州西湖盛产鲤鱼,苏东坡在传统鲤鱼烹调方法上又有创新。他先把鲤鱼用冷水洗过,擦上盐,鱼肚子里塞上白菜心,然后放在煎锅里,放几根小葱白,不用翻动,一直煎。半熟时,放几片生姜,再浇点儿咸萝卜汁和酒。快熟时,再放上几片橘子皮,出锅趁热端到桌上吃,味道极美。这道菜后来被称为“东坡鱼”。
看到这里,酒友们是不是觉得每一道都是可口的下酒菜呢?除此之外,苏东坡这个吃货还有很多美食发明,比如他还特别爱吃羊肉,他认为羊肉里最好吃的要属羊脊肉,吃起来有“蟹味”,这其实就是现在流行的“羊蝎子”。后来,苏东坡还将东坡肉加上梅干菜,做成了新鲜美味的“梅菜扣肉”,将东坡鱼加入惠州陈醋,做成有名的“醋鱼”。
苏东坡的诗词很多都和美食有关,《菜羹赋》《豆粥》《鲸鱼行》等,都是记录美食的佳作。在他著名的《老饕赋》中,有这样一句:“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意思是说,汇聚全天下最好的美味,来供养我这个老馋鬼。苏东坡以“老饕”自居,成为文人享受美食的代表。所以,除了文豪之外,我们似乎更应该给苏东坡另外一个标签,那就是——吃!货!
酒场,喝的不光是酒,还是礼仪,是感情,是工作,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少不了一个和谐的酒场。生活中,酒局饭局是必不可少的。饭可以不吃但礼绝不能少,酒桌上的礼仪看似简单实则深有奥妙。人是一...[详情]
酒色财气是指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既是人生四戒,又是我们凡人所离不开的东西。酒色财气,有度皆可养生;贪嗔痴慢,无著便是菩提。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北宋大...[详情]
不少酒友对酿酒师、调酒师、品酒师、侍酒师等概念区分不是很清楚,以为酿酒师一定会调酒,而会调酒就一定会品酒;既然会品酒,那么做一个侍酒师一定没有问题了。事实上没那么简单,这种想当然的想法还是有点&quo...[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