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世界三大酒水种类之一,不过国产葡萄酒相对于进口葡萄酒而言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这几年国产葡萄酒产量逐年下滑,如何巩固国产葡萄酒的蝶舞成为首要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全国葡萄酒产量达86.8万千升,同比下滑11.2%;仅11月全国葡萄酒产量达10.1万千升,同比下滑7.3%。
消费增长飞速,为何国产酒产量却逐年下滑?
近年来,由于受气候环境变化、欧美后金融危机及全球葡萄酒产能过剩的影响,世界上不少国家的葡萄酒产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世界葡萄酒产业发展总的趋势依旧向好:葡萄种植面积逐步趋于稳定,优质葡萄酒产量缓慢上升,葡萄酒消费量稳步持续增长;葡萄酒消费和生产逐渐趋于优质化、高端化方向;新兴经济体葡萄酒生产和消费量增长强劲,对世界葡萄酒销售的拉动作用明显;亚洲将成为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
我国葡萄酒产量自2003年以来,葡萄酒产量经历了十年的飞速上涨,而2013年开始,国产葡萄酒呈现逐年下滑趋势。2016年全国葡萄酒产量达113.7万千升,同比下滑2.1%。对比2012年,足足减少了24.7万千升。据相关预测,预计2017年中国葡萄酒产量将下滑至101.5万千升,而这个估值仍在不断下降。
分析国产葡萄酒产量下滑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国产葡萄酒经过十年的飞速上涨,产量已经满足当前市场需求,虽然逐年下滑,但整体趋于稳定;其次是进口葡萄酒的冲击,2006年,进口酒只有10.98万千升,到2016年,增加到63.8万千升,十年的时间,增长了近6倍;最后是整个行业处于调整期,正在处理结构性过剩问题。
进口酒不断冲击,国产酒如何巩固行业老大地位
近年来,整个大的消费环境在上扬,葡萄酒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对未来提供了无限可能。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相比以前更加理性,对于困难的估计也比较足,葡萄酒运作的专业程度在提升。
面对进口酒冲击,国产酒首先要正确对待,深圳市智德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惠认为,国产酒必须思考如何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可信任度,进而扩大影响,具体可以从质量、性价比、文化引导等多个方面入手。其次,要用战略战术调整应对价格战,恶性价格战只会拉低行业底线,这要同适度让利消费者区分开来,才能保证长远发展。另外,笔者也认为,国产葡萄酒同质化严重,应该从营销上求新求变,品类创新,抢占葡萄酒的刚性消费市场,打造自身专属的葡萄酒品牌和商业模式。
8月31日,商务部发布2020年第35号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装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进行反补贴调查。此前,商务部已经对澳葡萄酒启动反倾销调查,这也意味着中国正式对澳葡萄酒开启了“双反...[详情]
对于酒企而言,疫情既是措手不及的变数,亦是衡量企业发展的严格考官。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接连披露,国产葡萄酒也终究未能抗住疫情的重压,11家上市、挂牌酒企营业收入增幅全数下滑,8家葡萄酒企净利润出现亏损...[详情]
8月18日,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装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进行反倾销调查,产业损害调查期为2015年至2019年。一旦事实成立,相关产品将面临被征收反倾销税等进口税的可能。在中国酒业协会8...[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