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类 啤酒
精酿啤酒崛起尚无标准规范
除白酒、葡萄酒外,精酿啤酒大规模亮相糖酒会,成为今年的一大亮点。
“消费者收入不断提升,因此人们愿意追求口感、工艺更多样化的精酿啤酒。工业啤酒固然是主流,但精酿啤酒的趋势也比较明显。”在2018中国精酿啤酒展上,一位来自上海的啤酒经销商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这也是他寻求好品牌做代理的主要原因。
虽然精酿啤酒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但进入该行业的小厂牌居多。在今年的糖酒会上,参展的主要品牌也以小厂牌为主。据北京牛啤堂精酿啤酒创始人银海介绍,国内精酿啤酒最早的爱好者出现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精酿啤酒作坊、酒吧、工厂等为主,带动了精酿行业的发展。青岛、燕京、珠江等工业啤酒大厂纷纷试水,百威英博也将美国精酿品牌GooseIsland引入中国。
广州南沙珠江啤酒(10.650, 0.97, 10.02%)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涂京霞告诉新京报记者,在人们独特性、多样性的产品需求下,精酿啤酒发展较快,目前已在啤酒行业占据一定比例,珠江啤酒在市场布局上也推出了高端精酿啤酒。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国内精酿行业面临的规范化问题也凸显出来,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进而导致生产混乱,甚至出现冒牌产品等,而消费者对于“精酿”的概念也相对模糊。
“现阶段,配套法律法规的缺位限制了这个行业的发展。”银海认为,只有在相关政策保护下,精酿啤酒行业才能更健康地发展。
涂京霞认为,只有从设备、原材料、工艺技术、微生物等各个层面进行规范,有效管控,才能稳定精酿啤酒品质,保证食品安全。
回首精酿啤酒进入中国市场的10几年间,其经历过雨后春笋出现,也经历过批量倒闭。2014、2015可谓是精酿啤酒在中国市场快生快死的两年,经过此前的发酵、酝酿,精酿啤酒正在去泡沫化。与此同时,精酿啤酒正...[详情]
消费升级、行业复苏,像两辆马车,拉动着啤酒消费习惯向中高端化加速推进。啤酒业出现连续几年负增长之后,业内人士的心态逐渐趋于平稳,专家学者已经不再更据产量来评估啤酒行业的发展,人们对产业产销量是否增长的...[详情]
一入精酿深似海,从此工啤是路人。——用这句话来形容以休闲著称的成都精酿啤酒馆的消费市场再合适不过了。7月的成都,酷暑难耐,每当夜幕降临,各个餐饮聚集地、酒吧一条街,总是坐满前来喝夜啤酒的人。随着近年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