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成都糖酒会期间,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行业研究院专业委员会宣布正式成立,该机构也正式对外发布了中国第一部酒类流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据网易财经了解,该白皮书历时六个月完成,动用100余位专家,调研18个省市,撰写超16万字。
该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的酒水消费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尼尔森最新调研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国进口啤酒和进口葡萄酒进口量增幅分别为43%和24%,干邑也实现了24%的增长。“不同于白酒销售额的增长远大于销售量,三个品类呈现出销量增长远高于销售额增长的态势,既反应着需求不断释放,也可以看出这种需求有融入人们生活、朝着亲民化方向演进的苗头”。
而酒水消费也并非我们所想的全部涌向高端和超高端产品。白皮书强调,真正的消费升级浪潮其实表现在,不同消费者在各个价位段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升级,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实际情况,以及自己对于品类的认知去做相应的不同价位段的升级。“过去一年在次高端价位具有品牌基础的产品都得了快速增长,速度都保持在30%以上,300-700元增速更是在10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白皮书还指出,过去5年,中国市场是进口葡萄酒的“秀场”。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从2013到2017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由3.77亿升增长到7.46亿升,五年翻了一番。
而进口葡萄酒增长不仅在于体量的增长,白皮书的调研结果显示,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超过白酒。“现在的中国酒市,啤酒渗透率最高,葡萄酒次之,第三才是白酒,葡萄酒的消费认知逐步成熟,市场增速将进一步加快”。
事实的确如此,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国产葡萄酒产量为100.1万千升,累计下降5.3%;而进口葡萄酒则增长了15%,达到55万吨。网易财经发现,在葡萄酒消费领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逐渐成长为“半专业人士”,比如在1919这样的酒类连锁门店,网易财经就能经常看到消费者在选购葡萄酒时,绝大部分消费者已经有了自己倾向的品牌,更多的消费者可以将偏好聚焦到葡萄酒的生产国甚至相应的产区。
而中国消费者购买酒水的渠道也在发生变化,尼尔森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便利店、小型商超或者食杂店数量增长明显,同时电商增长依旧非常快速。“专业的渠道都会凸显它的价值,跟酒类相关的专柜和烟酒专卖店这样的渠道,在消费者过去一年里人群的渗透率来看,仅次于商超渠道”。
评论:酒类上市公司三季报出来了,形式一片大好,几乎都是正向增长,而且增长的还不少,光看这些公司,都有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的感觉。只是,另外几个地方表现了背离的方向,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现在是原地踏步,...[详情]
10月30日,A股弱势调整,白酒板块走势分化,其中,顺鑫农业、酒鬼酒、洋河股份收盘均以超3的跌幅收盘,昨晚刚公布业绩的洋河股份盘中一度大跌近5。金徽酒、迎驾贡酒、舍得酒业、水井坊表现亮眼,其中金徽酒盘...[详情]
8月30日,随着金种子酒业2019年半年度报告的发布,19家白酒上市公司都已交出2019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从这19家上市公司的业绩来看,可以总结出三个特点:营收增加、增速放缓、行业分化加剧。白酒上市公...[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