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酒的逻辑变了,传统经销商正站在历史的转弯处,一批、二批经销商将被干掉,厂家需要的是有终端配送能力、有零售服务能力的新型经销商。这个观点,来自于1919酒类直供董事长杨陵江。
我们知道,酒是比较传统的商品,一直以来也都是采取传统的销售思路,通过一批、二批经销商,甚至三批、四批经销商最终实现终端销售。因为经销商为了追求利润而层层加价,所以酒类产品的价格常常是虚高不下,对于厂家来说也不便于管理。而且这样操作的弊端是销售渠道容易被一批、二批经销商所控制,也就会让有的生产厂家陷入被动局面。
从这一层面来看,杨陵江的观点具有一定的道理,也可能道出了长远的发展趋势。如今,渠道扁平化已经成了酒类生产厂家追求的目标。
不过个人认为,杨陵江关于一批、二批经销商将被干掉的论断,难免过于危言耸听了。一批、二批经销商究竟什么时候被干掉,杨陵江也没有给出时间表。
相对于生产厂家来说,在某一时期,由于一批、二批经销商具备地域优势,更加熟悉当地的消费习惯,推广起来也更得心应手。可以说,一批、二批经销商在酒类产品的分销过程中一度曾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目前,随着电商的兴起和连锁门店的密集布局,确实缩短了厂家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有些行业甚至直接省掉了一批商和二批商。
但是,相比之下,酒仍然具有特殊属性。首先,酒的传统属性很难改变,厂家如果自建渠道,会浪费诸多的人力和财力,依靠一批、二批经销商,则可以节约大笔费用开支。其次,酒是即时性消费品,随喝随买者众多,这样一来,谁的店离消费者近,谁就成了消费者的最佳选择。最后,谁的服务周到,谁将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忠诚度。
目前,尽管部分一线、二线名酒品牌的一批、二批经销商正在被分公司及代理商所取代,但一批、二批经销商与有终端配送能力的新型经销商各有优势,或将长期并存。比如,酒类开发品牌就很难舍弃省域一批、二批经销商,新产品上市也需要一批、二批经销商的协助推广,还有相当一部分酒类生产厂家短时间内也很难与一批、二批经销商划清界限。
杨陵江在公开场合曾这样说过,有人说他经常爱吹牛,但是回过头来看看,他把吹过的牛都实现了。这次,我们不认为杨陵江所说的一批、二批经销商将被干掉是在吹牛,但认为他说得有点危言耸听了。
现在,我们不妨一起静静观察酒类销售市场究竟会走向何方。
10月27日晚间,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报告》,营收和净利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财报显示,今年1-9月,五粮液实现营收557.80亿元,同比增长12.1...[详情]
10月26日盘后晚间,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600702.SH,以下简称“舍得酒业”)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2022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7亿元,同比增长28,归属于上...[详情]
10月25日,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啤酒”)宣布,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华润酒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酒业”),拟以123亿元收购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简称“金沙酒业”)55....[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