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青岛啤酒、珠江啤酒等啤酒上市公司陆续公布2017年业绩,“回暖”之声日盛,然而,畸高的补助再度引发争议。
事实上,啤酒行业的高补助,以及对补助的高依赖,早已持续多年。
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拿过亿补助,已持续近10年之久。近年随着啤酒行业调整,愈演愈烈。2014年-2016年,华润啤酒6成净利润来自补助。
泡沫,从来都不止出现在啤酒杯中。
补助撑起的啤酒业绩?
近日,青岛啤酒、珠江啤酒、兰州黄河(000929.SZ)等啤酒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了2017年报,业绩可圈可点。
不过,人们惊奇地发现,怎么啤酒上市公司拿的补助这么多?而且情况还很普遍。
青岛啤酒(600600.SH)2017年营业收入微增至262.77亿元,净利润12.63亿元,同比增长21.04%。
其中,青岛啤酒2017年获得的计入当期损益的补助高达4.29亿元。2015年-2016年,青岛啤酒获得的补助分别为5.11亿元和5.17亿元,3年合计14.57亿元。
青岛啤酒因为体量较大,拿到大额的补助尚且能够理解,更夸张的是珠江啤酒(002461.SZ)。
2017年,珠江啤酒营业收入37.64亿元,净利润1.85亿元,当年公司获得的补助金额达到了8315.53万元,为净利润的一半。
珠江啤酒近年获得的补助金额一直较高,最厉害的是2016年,其净利润为1.14亿元,获得的补助高达8.44亿元(其营业外支出为7.05亿元)。
其实,近些年,高补助在啤酒行业一直存在。
华润啤酒2014年-2016年的净利润分别为5.78亿元、6.67亿元、6.29亿元,同一时间公司获得的补助金额分别为4.12亿元、2.92亿元、4.62亿元。
这三年,华润啤酒(00291.HK)六成的净利润是补助所得。
燕京啤酒等其他啤酒上市公司均获得不菲补助,不过依赖程度略浅。民资或外资控制的啤酒上市公司,获得的补助较少。
青岛啤酒3年15亿,珠江啤酒1年8亿,啤酒企业哪来这么多补助?
搬迁、技改……补助来源“各显神通”
前几天青岛啤酒还因为补助过高上了头条,估计青啤心里多少还是觉得有点冤啊。
青岛啤酒的补助主要分为三大块:搬迁补偿、税费返还及财政补贴。其中,搬迁补偿占了大头。涉及2017年青岛啤酒搬迁补偿的项目一共有19个。
这些项目的建设耗资较大,因此,实际上青岛啤酒获得的常规补助金额,并没有那么突出。
补助畸高的珠江啤酒,也同样是因为征地补偿。
或许,燕京啤酒(000729.SZ)的补助结构,更能代表啤酒行业的正常情况。
2016年燕京啤酒营业收入115.73亿元,净利润3.12亿元,当年公司获得的补助达到1.33亿元。
其中,企业发展资金4006万元,节能技改资金2142万元,技术改造资金2139万元,税收奖励2044万元,财政扶持1685万元,等等。
不知道拿了这么多技改补助,燕京啤酒的技术改造进行得怎么样了。
斑马消费查阅啤酒上市公司历年财务报表发现,燕京啤酒、青岛啤酒等公司拿着如此规模的补助,已达近10年之久。在行业调整期,补助在净利润中的所占比率有所升高。
地方为了扶持啤酒企业,想出各种名目的补助,企业也乐于用这种方式“稳住”业绩,不然,行业调整期的下挫会更加厉害,“回暖”也不会这么快。
10月27日晚间,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报告》,营收和净利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财报显示,今年1-9月,五粮液实现营收557.80亿元,同比增长12.1...[详情]
10月26日盘后晚间,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600702.SH,以下简称“舍得酒业”)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2022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7亿元,同比增长28,归属于上...[详情]
10月25日,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啤酒”)宣布,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华润酒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酒业”),拟以123亿元收购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简称“金沙酒业”)55....[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