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白酒行业发展呈上升趋势,不过却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产能依旧过剩。日前,中国酒业协会年会,即中国酒业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中酒协2017年的行业发展状况梳理和2018年的发展动向分析,吸引了来自全国众多白酒酒企的关注。2017年,中国白酒生产量达到1198万千升,同比增幅6.86%。销售收入达到5654亿元,利润实现1028亿元,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率超过了产量的增长率,行业表现出整体回暖的趋势。
同时,中国酒业协会专家们也指出,产业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不容忽视,2018年,协会希望通过加深产业研究、汲取优势企业经验、白酒酿造技艺申遗、白酒国际化、引领白酒技术创新、培养年轻消费者市场等工作,为行业破题。
全行业稳定向前发展
2017年是中国酒业转型调整的第5年,转型效果初步显现。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1—12月份,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7077.41万千升,同比增长3.31%;累计销售收入9000多亿元,同比增长10.45%;累计实现利润1314.03亿元,同比增长27.24%。
2017年,中国酒行业回暖趋势明显,高端名酒与区域龙头品牌集中度提升,全行业稳定向前发展。“尤其是白酒行业,2017年在一线高端名酒的带动下,诸多的二线名酒品牌快速走过调整期,进入新的增长周期。”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如是说。
王延才表示,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趋势,2017年中国酒业发展表现出四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市场容量趋稳,2017年,饮料酒总量增长不到1%,总量趋稳,市场容量趋稳,主要表现在白酒、啤酒和黄酒这几个酒种。
第二是品牌意识提高和强化,在消费领域,可以明显感觉到,无论哪一个酒种,消费都在向骨干企业、驰名品牌、优势品牌集中。
第三是行业竞争加剧,甚至可以说形成了一种完全挤压式竞争的状态,大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周转时期,中小企业生存更加困难。
第四是行业成本上升,利润空间收窄,主要反映在啤酒和黄酒这两大酒种,尤其是啤酒,成本上升造成的压力非常大。
对此,王延才强调,中国酒业应该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智能转型,努力提质增效,进行大量的有益探索,继续保持行业发展稳中有进的向好局面。
10月27日晚间,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报告》,营收和净利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财报显示,今年1-9月,五粮液实现营收557.80亿元,同比增长12.1...[详情]
10月26日盘后晚间,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600702.SH,以下简称“舍得酒业”)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2022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7亿元,同比增长28,归属于上...[详情]
10月25日,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啤酒”)宣布,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华润酒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酒业”),拟以123亿元收购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简称“金沙酒业”)55....[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