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等纷纷提价,成本上涨为直接原因;分析称啤酒行业需靠高毛利产品拉动
近日有消息称,青岛啤酒将对旗下优质品牌进行提价,并适当减少部分产品的市场投入费用。事实上自今年年初开始,包括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燕京啤酒在内的啤酒行业迎来集体涨价潮。
业内认为,包材、进口大麦等原料成本上升是此轮涨价潮的主要推手。而啤酒行业在结束30年的低潮期后,已开始从追求销量向追求利润转变。随着炎热天气及2018年世界杯的到来,啤酒行业或迎来双重利好,但提高中高端产品比重、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啤酒行业的一项重要课题。
十年首现涨价潮
近日有业内消息传出,青岛啤酒将自5月20日起对部分优质品牌单款单箱进行全国性提价2元。而除优质品牌外,青岛啤酒其他品牌未直接提价,只是适当减少了市场投入费用。对此,青岛啤酒尚未回复。
事实上,这已是青岛啤酒今年以来的第二次提价。去年年底以来,包括青岛啤酒、华润雪花、燕京啤酒等在内的啤酒行业就已开始酝酿涨价。
今年年初,青岛啤酒表示将对部分产品价格及费用进行调整,但未透露调整幅度。而华润雪花在年初发布的调价通知则显示,将对雪花纯生、勇闯天涯、晶尊等9款产品的进店价格进行上调,幅度在2-10元每件不等,提价产品的规格均为500ml。
2017年底,燕京啤酒就曾公告称,自2017年12月1日起对460ml的7度燕京本生啤酒(纸1×12)经销政策作出调整,终端进货结算价格顺涨3元/箱,单瓶零售价格顺涨1元/瓶。燕京啤酒(衡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星杨曾表示,从2018年3月16日起,燕京啤酒低端产品将率先涨价,涨幅在5%左右。
北京一家超市相关负责人告诉新京报记者,今年啤酒进价涨得很快,哈尔滨啤酒小麦王每箱(330ml×24)听装进价48元,涨价3元;同规格百威英博啤酒每箱涨价3-4元、青岛啤酒经典装每箱涨价3-4元、燕京啤酒听装每箱涨价2-3元。不过,雪花啤酒天猫官方旗舰店与燕京啤酒天猫官方旗舰店客服均称,其线上相关产品并未涨价。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国产啤酒十年来首次集体涨价。啤酒行业专家方刚表示,过去十年啤酒行业一直陷入价格战,进口产品的扩张也导致国产啤酒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事实上国内啤酒企业的净利润率常年在5%左右,盈利能力明显低于进口啤酒15%的净利润率。在2016年啤酒行业整合基本完成后,涨价是必然现象。
成本上涨是主因
5月20日,燕京啤酒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成本上涨是调价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原辅材料成本、包装物、人工成本等。除直接提价外,公司还依靠产品结构调整来提高吨酒收入。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整个啤酒行业成本处于高位运行状态,其中玻璃材料价格上涨12%,瓦楞纸上涨5%。而今年3月,作为啤酒酿造主要原料的进口大麦,价格更是同比上升了21.7%。
方刚说,啤酒行业经过调整期后价格有所反弹在意料之中,近几年很多企业从追求销量转为追求利润。涨价不仅能够弥补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利润也会相应提高。
另有分析认为,随着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到来,经历近30年低潮期的国内啤酒行业将在炎热天气和体育盛事双重利好下重新崛起。但产业结构调整也迫在眉睫。我国中低端啤酒利润稀薄,无法承担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
一位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我国至少有260家小型啤酒企业,占据啤酒行业20%市场份额。由于这些企业以低端啤酒为主,因此毛利率普遍较低。业内人士指出,啤酒龙头企业高端产品的吨价如果达到4000-5000元,那么其产品毛利率基本可以达到40%-50%,因此需要尽快调整产业结构。
方刚认为,尽管结合产品提价情况,行业利润有望实现加速成长,但近年啤酒行业整体仍处于比较平稳的阶段,并不会出现较大的起伏。目前啤酒行业的规模红利期已过,单靠规模和销量已无法拉动行业增长,国产啤酒的增长主要还是要靠中高端产品。长期来看,产业结构升级仍是啤酒行业发展的主题。
10月27日晚间,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发布了《2022年三季度报告》,营收和净利继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财报显示,今年1-9月,五粮液实现营收557.80亿元,同比增长12.1...[详情]
10月26日盘后晚间,舍得酒业股份有限公司(600702.SH,以下简称“舍得酒业”)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报告显示,2022年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7亿元,同比增长28,归属于上...[详情]
10月25日,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啤酒”)宣布,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华润酒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酒业”),拟以123亿元收购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简称“金沙酒业”)55....[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