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正好,喝王茅”,是王茅的品牌主张,也是对“人品正、物品好”的诠释。王茅.祥泰红,由贵州茅台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以“致敬新生、营造未来”而打造的一款仅次于“飞天”的高端产品。由贵州茅台酒厂著名工程师亲自勾调而成,在工艺上秉承茅台酒的额传统工艺,经岁月贮藏,淬炼精华,终成王茅臻酿。
拥有者持续的品牌历史和工艺传承,不但与茅台拥有密切的血缘联系,更是秉承了茅台酱香传统工艺和卓越品质。王茅.祥泰红,以高端酱香酒“正、好”品牌形象焕新归来,口感醇正、酱香和谐,醇甜细致、圆润柔和、空杯留香等特点,深得年轻人喜爱。
王茅.祥泰红,包装以简约不失优雅的设计为瓶身,色彩更是热情、跳跃的红色搭配,完美契合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理念。王茅.祥泰红,53度375ml整箱6瓶装,官方零售价699元。随着酱香白酒的品牌溢价,目前京东某旗舰店单瓶实际售价约为870元左右。目前终端商、批发商、代理商均有销售,喜欢的朋友可以咨询购买。批发、团购电话:13203710360(微信同步)
品名:王茅酒(祥泰/红)
香型:酱香型
酒精度:53%vol
原料与配料:高梁、小麦、水
规格:375ml/瓶
执行标准(等级〉:GB/T26760(优级)
王茅历史简介:
根据茅台酒厂编著的《茅台酒厂志》记载:"王茅烧坊",又名"荣太和烧坊",于光绪五年(1879年)由仁怀县大地主王荣(又名石荣霄)、孙全太和"天和"号老板合股创建,俗称"王茅"。素有"天下第一茅"之称。
1879年(光绪五年)王荣(又名石荣霄)、孙全太、"天和号"老板合股,三方各取一字,命名并创建"荣太和(王茅)烧坊"于贵州茅台镇。 。
1915年"王茅"与"华茅"统称"茅台酒"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使"茅台酒"一举成名。同年,股东孙全太退股,"荣太和(王茅)烧坊"更名为"荣和(王茅)烧坊"。
1918年7月14日贵州省公署下文,"王茅"与"华茅"共享"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荣誉;同年,石荣霄(石家养子),还宗姓王,还名:王荣,字太和(公署裁决令,奖凭、奖牌谨有一份,交县商会事务领收陈列,勿庸发给造酒之户以免争执,而留纪念。荣和、成义两户均可模印奖品,以赠荣誉,不必专收执为贵也。仰即转饬遵照,此令!)。
1930前后因孙全太后人孙明远在黔军二十五军部队任职,便依照军阀势力重提股权问题制造纠纷,要求清算历年账目,最后王泽生赠送1000瓶茅酒完结此事。
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途径茅台镇,王茅烧坊用美酒慰劳红军,周恩来等高级将领豪饮王茅酒,为红军长征浩歌壮行。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天和号"老板将股权转让于王荣的嫡孙--王泽生,从此,王泽生拥有"荣和(王茅)烧坊"的全部股份,"荣和(王茅)烧坊"正式更名为"王茅烧坊"。
1949年周恩来在北京饭店钦定王茅酒为开国大典第一宴专用白酒。同年,王泽生去世,王泽生的儿子--王秉乾,继承"王茅烧坊"全部财产。
1950年毛泽东出访前苏联会见斯大林,带去的礼物中就有王茅烧坊酒。
1951年2月21日王秉乾"离世",但仁怀县法院判决:王秉乾的"王茅烧坊"予以保留。
1952年10月4日"王茅烧坊"被强制没收并入贵州茅台酒厂,成为组建贵州茅台酒厂的三大烧坊之一。
1997年,茅台国酒文化城为"王茅"传人、茅台酒创始人-王秉乾塑像。
2009年8月17日国家商标总局最终裁定:驳回贵州茅台酒厂申诉,"王茅"嫡传后人拥有"王茅"相关知识产权,并合法享有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荣誉。
2011年,与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驻中国免税店。这是继国酒茅台之后,第二家进入中国免税店的中国高端酱香白酒。此举标志着:"荣太和(王茅)"以"中国酱香白酒代表"的身份展示在世界酒业的舞台上。(《贵州日报》2011年8月23日头版)
2012"荣太和(王茅)烧坊"以其悠长的历史文化背景及曲折辉煌的发展历程,被《世界遗产》杂志所收录,开创了酱香白酒之先河。(《世界遗产》2012年第一期)
2013年3月"荣太和(王茅)"顺利通过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上市发审,成为首个通过证券化发审的酱酒产品,拉开了酱香型白酒走向证券化的序幕。(《上海商报》《中证网》《新华网》2013年03月27日)
2013年11月"王茅"嫡传后人在历经多年申诉后,终于获取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立"贵州王茅酒业有限公司"!由此结束了多年来众多冒牌侵权"王茅"产品之乱象 。批发、团购电话:13203710360(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