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老酒收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除了喜欢喝老酒、投资老酒,还有不少人出于对文化和历史的爱好而收藏老酒。这一类网友,往往为了一瓶老酒一掷千金,然而,中国的酒种类繁多,应该怎么收藏老酒,如何进行体系化的收藏,这便成了一门学问。
今天小酒童从历史谈起,带您细细梳理老酒中非常重要的一脉——酱香型老酒的体系收藏。文中的这些酱香型老酒,如今都是收藏界的“明星人物”,能收全这些老酒,应该算得上是蔚为大观了。
酱香入门——鼻祖茅台
要收藏酱香型老酒,自然少不了谈到酱香型酒的鼻祖——茅台。茅台镇特殊的地理环境、茅台酒特有的原料与工艺、以及茅台与红军长征的历史渊源,使得茅台酒成为当值无愧的酒中之霸,不仅称霸现在的酒业,更是在老酒收藏界一直是香饽饽。一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茅台酒,近一两年几乎翻倍,未来恐怕还要越涨越高。
当然,全系列的老茅台酒,对于一般藏友来说实在高不可攀,然而,收藏茅台的“亲戚们”并自成体系,这倒还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小酒童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曾经风靡全国的“仿茅酱香酒”,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它们是亲戚,有些甚至曾经丝毫不逊色于茅台。
六十年代,酱香从茅台镇走向全国——试制茅台
相信许多人都听说过一种这样的说法:毛主席喜欢喝茅台酒,便下命令于全国各地大力推广。(当然,喜欢喝茅台酒的,可绝不止毛主席,周恩来总理还将茅台酒视为“外交利剑”,开国上将许世友与茅台的故事更是流传至今)。茅台真正的试点开始于1964年,由白酒界泰斗周恒刚主持,当时周总理提出要振兴中国白酒,茅台作为老四大名酒,自然是要挑起重任。
于是,那一年起周恒刚抽调了全国11个省(市)酿酒技术人员和技术干部前往茅台进行学习,并在全国展开酿酒试点。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酱香型白酒开始在全国逐步普及起来......
风靡全国的酱香美酒
总理的亲自指示、酒界泰斗的技术支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酿酒人干劲十足,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酱香美酒。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中国大地上涌现了大量仿制茅台工艺的酱香型白酒,他们有的或许不算成熟,有的融入了属于自己的地域特色,但总体呈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 江西的首款酱香型白酒——梅岭酒
据当时的资料记载,一九七〇年南昌酒厂派有经验的老师傅前往茅台酒厂深入学习,然后结合本厂实际酿制出酱香风格的梅岭酒。在一九七三年的华东大曲酒技术协作会上,深受认可与肯定。七十年代的梅岭酒(后更名为灌城酒),是江西当时第一款、也是最高端的一款酱香型酒,足可见其意义非凡,它在收藏市场上很少见,因此,价格颇高。
★ 珍酒——原样全盘复制
珍酒,被称之为“易地茅台”。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带了一批人把茅台酒酿制的所有流程工序、设备、老师傅都带到了遵义,甚至连茅台酒厂的灰尘也装了一箱带走,开始了他们不断尝试的“仿茅工艺”酿酒。
当时这款酒酿制得到底怎么样呢?翻阅当时的文档资料,评审专家给出的意见是“基本具有茅台酒风格,质量接近市售茅台酒水平”。尽管全世界人都认为茅台酒是不可复制的,但珍酒还是做到了“接近茅台水平”。一瓶1985年的珍酒,目前市场价格三千元左右,这比起同年份茅台酒已经上万的价格,已经是亲民了很多。
★ 武陵酒——集名品之长
十七大名酒武陵酒,来自毛主席的家乡。据说,上世纪60年代末,毛主席两度回湖南常住,茅台酒当时作为接待酒,供不应求。于是,当时的湖南省革委会决定开发出一款与茅台口感接近、品质相当的酱香接待酒。作为1971年发展的酱香新品种,武陵酒却并非完全照搬“茅台工艺”。当时的酿酒师傅四上茅台、三顾泸州、二到杏花村、几看五粮液,可谓是博览百家。
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的是九十年代初的武陵酒,他们的
习酒在1998年8月31日被茅台集团收购,为了纪念这个事情,专门推出了一款酒——习酒窖藏1998。发展到现在,这个单品已经历经20多年,2021年的时候,酒厂已经宣布窖藏1998停产,由此带动了这款酒...[详情]
我国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白酒文化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文化之一,无论是家庭聚餐,商务宴请,还是工作聚餐,白酒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所以,每个人都应当了解知晓饮酒的礼仪,在饮酒倒酒敬酒的细节之中,处处体现着一...[详情]
在中国白酒的十二大香型中,酱香和浓香无疑是两大主要香型,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白酒市场。以前是浓香型一家独大,有五粮液,泸州老窖作为浓香型白酒的代表。近几年,酱香型白酒越来越被酒友们认可,而且还有了一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