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认识一个老板不到一年。
在一次酒会上。
人非常低调,后来了解到,老板以前在电子行业赚了很多钱,在行业有一定的地位。
后来行业不好做,两年前开始转行做进口葡萄酒。
仅仅两年,已经做到了4000多万的销售额。
由于他经常到我的公司聊市场,聊合作,所以,把他这两年进入酒水行业的经验总结成五点,对你应该有所裨益。
先了解行业情况,了解失败的经验
他人非常聪明。刚一进入行业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先进行了深入了解。按照他的话说,先了解这个行业的水到底有多深,别淹着。
他的原则是找行业比较资深的人聊天。从而可以快速获得行业信息和经营经验,包括如何规避风险。特别是对失败的企业是如何失败的非常感兴趣。
刚一进入行业,就是一个新兵,所以很低调。他组建了一个小型沙龙,先和行业里几个比较好的人建立起关系,再通过他们把其他人拉过来,反正都由他请客。每次走了还不忘送给大家一些礼物。
由于人很好,做事又很省事,很多人还是很喜欢他,于是慢慢下来,他通过这种方式,认识大量业内的人,也获得了大量的业内信息。
重要的人他经常亲自去拜访。每次拜访都事先几天约好,非常有礼貌,你都不好意思拒绝,每次来都给你带来一瓶好酒。喜欢参加各种重要的行业会议,从而能够认识更多的人。
他年龄虽然不是很大,但依然随身带着纸笔,有重要的观点马上记下来。非常认真,真的让人佩服。
找聪明人学习,找靠谱的人合作
按照他的经验,要多向聪明的人学习。但聪明的人未必靠谱。靠谱的人未必不聪明。但合作,一定要找靠谱的人。
他知道现在这个时代,靠单打独斗是很难发展的。于是,从开始就希望和人合作一起干。
一开始有几个备选的人选,而且是做酒一段时间了。按理说应该是最佳人员。但最后他都放弃了。按照他的话说:不靠谱。
在他心中,靠谱的衡量标准有两个:一是道德品质必须好;二是有某方面的能力。
他看人还是有一套的。基本上一两个回合接触下来,就知道这个人咋样。该不该交,能不能长期走。然后他做事非常果断,他认为不能长期走的,有问题的,基本上不得罪,但也不再交往了。按照他的话说,没功夫在他们身上浪费时间。
他后来的合伙人大家合作的非常好,非常顺利,没任何扯皮的事。
喜欢看书和学习
其实很多做酒的老板,我接触到多数是不喜欢看书的,甚至连学习都不敢恭维。
一方面因为中国很多经营酒水的大小老板,很多都是草根出身,比较粗放;
二是中国经营酒水以往主要是靠关系。没时间学习,不需要看书。上游搞定厂家,下游搞定经销商,这主要都是通过喝酒来解决,靠关系来解决。
但现在完全不同了。
这个老板非常喜欢看书和学习。他有一次过生日,邀请了几个朋友到他家做客。结果我才发现,他自己有一个大书房,全是书,也很杂。
其实,平时很多人在一起交流,你为什么说不出来更多的东西?不是不善表达,不善表达的一个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书读的少,没底蕴,心里没货。就更别说写东西。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喜欢有德、有品、有料的人,读书是非常重要的。
做主流国家的主流产品
他的这个观念其实非常简单实用。首先他选择了做进口酒。但并不排斥国产酒,只是认为进口酒这几年是好时候,这叫做“顺应大势”。
其次,做了法国和澳大利亚的三个品牌,而且是法国和澳大利亚算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大企业。由于他拿不到最牛的品牌,当时也考虑过和奔富及卡思黛乐合作,但觉得它们太乱了,还是放弃了谈判。
消费升级是个热词,热词总有热词的道理,除去一切技术因素的创新和变革,还有什么比消费升级更好的创新源头呢?要想有所创新,就从消费升级的各种因素考虑就好了。消费升级涉及到消费结构,涉及到消费的品质和体验,...[详情]
近期,口子窖(603589)遭遇高盛旗下公司清仓式减持。6月15日晚间,口子窖发布公告称,公司主要发起人股东之一,高盛旗下GSCPBouquetHoldingsSRL(高盛专为投资口子窖设立的公司,下...[详情]
随着葡萄酒消费的兴起,很多葡萄酒专卖店、体验店逐渐深入市场,他们或针对一个社区或一个社群,集葡萄酒品鉴、葡萄酒文化交流、葡萄酒销售于一身,其中,也不乏一些地段优质,装修考究的店铺,即便如此,很多人抱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