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酱酒品牌"弯道超车"之道
万酒招商网
http:www.9111.tv
来源:www.9111.tv
发布时间:2013-05-07
浏览次数:1931
白酒行业“地震”催生的“危”与“机” 自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白酒行业爆发了两次“地震”,一次是“塑化剂风波”,某些品牌在这一次“地震”中损失惨重,但绝大多数品牌几乎没有受到多少牵连,从目前来看,“塑化剂风波”已经平息,主要表现在消费者对品质需求提升的影响,但其他方面影响微乎其微,充其量只能算“6.0级地震”,产生局部影响,并且时间短暂。另一次,则是国家强烈的三公消费限制,政府明文规定限制军队和政府用酒,此事件犹如“8.0级地震”,不仅波及范围广,而且影响深远,在未来3年仍将持续作用于整个白酒行业,直接导致消费需求的变化。 每一次白酒消费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需求的变化必然又会导致行业出现危机,但是“危”与“机”从来都是并存的。现在白酒消费需求已经开始发生明显变化,因为三公消费限制这一场“地震”深刻影响到了酒水消费人群中的上层。中国白酒消费群的关系有其特殊性,上层是政府,中层是企业,基层是大众,政务影响商务,商务影响主流,上层是白酒消费的风向标,尤其对于高端酒来说更是如此。如今,消费人群中的上层由于政策的限制,发生了需求的变化,消费的档次、场所、频次等都在急剧变化,因而导致行业出现了“危”,尤其是高端消费市场。 但是饮酒的习惯不会改变,酒还是要继续饮用,消费群体不会消失,因而消费需求必会产生变化或转移。从白酒市场长久发展来看,表现在高端受限、次高端持续增长、中高端增长加速,而其中高端这一块受影响的主要是全国一线名酒,而二三线品牌影响较小。一线名酒高端产品上层受限或不敢喝了,对于二线品牌来说,甚至出现了“弯道超车”的“机遇”,这就是所谓的“机”。 二线酱酒品牌更具“弯道超车”的基因 白酒行业出现了“弯道”,高端市场现巨变效应,同时消费市场趋于理性,反而助推了次高端与中高端市场在未来的成长,但上层人群对品质与品牌的追求不会改变,以前白酒高品质的消费习性、以及对品牌力的要求,使得他们对以后的选择必定有自身的需求——具备一定的品牌力及高品质,这是必要条件。因此,对于二线品牌来说,更具“弯道超车”的可能性。纵观白酒行业,专家认为二线酱酒品牌更具“弯道超车”的基因:一是酱酒的高品质,具有健康、生态、品味、稀缺的特性;二是酱酒一线品牌非常之少,二线酱酒更具品牌发展的空间;三是众多高端消费者对酱酒口感的依赖性,不会轻易改变消费香型;四是酱酒市场的趋热,酱酒开始从小众化市场向大众化市场过渡;五是业外资本大力介入二线酱酒品牌,为其带来了雄厚的资金和人才支持,借助资本在全国各地的资源优势,可以较快实现酱酒全国化。 二线酱酒品牌如何实现“弯道超车” 由此可见,对于二线酱酒品牌来说,“弯道”来了,才有“弯道超车”的可能,但机会也是短暂的显现,所以必须快速把握此次“弯道超车”的机遇。那么,该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犹如F1赛场,弯道超车必须有一定的技巧和把握机会的能力,因而对于酱酒二线品牌来说,“弯道超车”也必须拥有精准的营销方法和策略。 1、品牌及产品定位 “如果品牌缺乏一个独一无二的定位,将会像房子没有产权一样,令企业无法立足,哪怕你是如IBM、美国西南航空一般的大厦,也未能幸免……”,正如营销定位大师杰克•特劳特所说,定位决定了一个品牌的生死存亡。因此,对于酱酒二线品牌来说,首先必须找到品牌清晰的定位,并围绕这个定位搭建优质的品牌架构,同时构建核心的产品及价值体系。 据专家预测,白酒行业未来2-3年,700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将会大幅放缓,而300-600元的次高端市场仍有较快的增长,100-300元的中高端市场将会快速增长,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的格局。对于二线酱酒品牌来说,中高端及次高端正是其优势价格带,鉴于此,二线酱酒品牌必须强化腰部产品的力量,做好品牌及产品定位。首先,在不同价位档次上做好品牌区隔,如郎酒,在次高端为红花郎,在中高端为老郎酒;同时郎酒在酱香领域也开始加强腰部产品的开发,如推出新品紫砂郎、精品老郎酒,主打150元-300多元价位;在其他香型方面,推出郎牌特曲及流通性腰部产品。 其次,认准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腰部黄金价位,并且迅速丰富产品以满足多区域多产品拓展的需要,如茅台近些年补充大量腰部产品,如名将、水立方,期望通过众多腰部产品的力量取得品牌和规模双向快速扩张;特别是近一两年,茅台腰部产品补充迅速,并且加大推广,如汉酱、仁酒、天朝上品、白金酱酒,全面布局300元-700元左右价位。 2、创造与放大产区优势 从世界范围来看,酒,这种特殊物的品质受产区影响很大。世界著名产区波尔多、勃艮第、干邑地区以及香槟地区等,最终都发展成了成熟的酒类品牌聚集区。这就是产区的价值。好的洋酒或葡萄酒,通常都伴有好的产区,这就是中国消费者对于外国酒产区的认可。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说,对产区拥有特别迷恋之心和认可度,尤其是食品类,根源上不是自外国酒的进入之后才有,而是古而有之,如古代皇帝御用的贡米、贡茶等均是来自特定产区,讲究的是“系出名门”、基因卓越和身份正统。国内众多的品牌也通过产区的概念,创造了营销的奇迹,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名茶类品牌、东阿阿胶、伊利、蒙牛等,其中伊利和蒙牛就是凭借创造和放大“大草原黄金奶源带”的产区优势,实现了对光明乳业的完美超越。第 1 [2] 页
了解更多信息,请关注下面微信二维码
相关资讯推荐
-
以消费升级的名义
消费升级是个热词,热词总有热词的道理,除去一切技术因素的创新和变革,还有什么比消费升级更好的创新源头呢?要想有所创新,就从消费升级的各种因素考虑就好了。消费升级涉及到消费结构,涉及到消费的品质和体验,...[详情]
-
口子窖为什么留不住高盛?
近期,口子窖(603589)遭遇高盛旗下公司清仓式减持。6月15日晚间,口子窖发布公告称,公司主要发起人股东之一,高盛旗下GSCPBouquetHoldingsSRL(高盛专为投资口子窖设立的公司,下...[详情]
-
为什么你酒好却卖不出去?
随着葡萄酒消费的兴起,很多葡萄酒专卖店、体验店逐渐深入市场,他们或针对一个社区或一个社群,集葡萄酒品鉴、葡萄酒文化交流、葡萄酒销售于一身,其中,也不乏一些地段优质,装修考究的店铺,即便如此,很多人抱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