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传统的商品观念是:“好酒不怕巷子深。”现代商品社会的做法是:好酒也要吆喝着卖。同样是一种酒和顾客的关系,前者是让顾客找酒,后者是拿酒找顾客。关系一反一正,效果就大不一样。
四川省泸州市素有“酒乡”之称,酿酒业在本市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宋代,本地的酒税就达全部税收的三分之一。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宣传不够,这种优势也发挥的不够,竟使“酒乡”变成了“烟市”。1987年9月,泸州市利用“九九”重阳节之际,举办了一次“名酒节”,以酒味媒介,把经济和文化结合起来,在开设酒类、机械、化工技术、资金等16个贸易市场的同时,举办了“酒城重阳文学奖”、“酒城重阳音乐会”、“国家六大名酒厂篮球赛”等30多项文化体育活动,邀请了全国100多位知名作家、歌手和书画家到会作表演和讲演,吸引了全国上万名客商前来参加交易和观光。几天时间,“名酒节”就成交达8.5亿元,销售泸酒一万吨。就在此间,驰名中外的泸州老窖特曲酒在泰国举行的第二节国际饮料、食品展览会上荣获唯一的一枚金质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