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的白酒,往往都带有该时代特有的政治标签,期间的酒文化也具有还原时代变迁的意义。
提到中国酒业发展,不可回避的一段历史便是“文革”。这一重大的政治运动迄今为止仍是许多人不堪回首的回忆,它在中国酒业留下了鲜明的遗痕,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风貌和政治导向,成为还原历史的重要的证明。
“文革”时代的酒能遗存到今实属难得,辨别该年代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酒瓶标身上的“文革”印记:“为人民服务”、“毛主席语录”等。当时全国上下掀起一股改名风,街道有改名东方红大街、人民路、东风路的;饭店有改名为“红星饭店”的;有些则破旧立新,为带有封建色彩的商品名称也更了名。
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会看见,汾酒的商标换成了“四新”,而古井贡酒厂在这一阶段将生产的“古井贡酒”更名为“古井酒”。而茅台当时的出口商标“飞天牌”,也因采用敦煌壁画的飞天图案有“四旧”嫌疑被停用,取而代之的是“葵花牌”,寓意“葵花向阳心向党”。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多数地区酒类专卖机构被撤销,人员被调走或下放到农村或基层,酒的专卖管理工作处于无人过门和无章可循的状态。但在当时的以“ 阶级斗争为纲”的大环境下,酒的生产和销售工作都处于较为严格的国家计划控制之下,酒类的生产和流通秩序还是较为正常。这也是在低生产水平,低消费水平下的一种宁静。
酒场,喝的不光是酒,还是礼仪,是感情,是工作,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背后,都少不了一个和谐的酒场。生活中,酒局饭局是必不可少的。饭可以不吃但礼绝不能少,酒桌上的礼仪看似简单实则深有奥妙。人是一...[详情]
酒色财气是指嗜酒、好色、贪财、逞气,既是人生四戒,又是我们凡人所离不开的东西。酒色财气,有度皆可养生;贪嗔痴慢,无著便是菩提。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北宋大...[详情]
不少酒友对酿酒师、调酒师、品酒师、侍酒师等概念区分不是很清楚,以为酿酒师一定会调酒,而会调酒就一定会品酒;既然会品酒,那么做一个侍酒师一定没有问题了。事实上没那么简单,这种想当然的想法还是有点&quo...[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