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经入秋了,这意思为冬天马上要来临了,业界普遍认为实体店的日子比冬天还要“冷”。飞涨的物价,房租又涨了,人员工资更涨了,对于每月有固定投入的实体店来说,简直就过不下去了。眼看就像是互联网站专家预言的“电商终将取代传统店铺经营”的结局即将来临。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就在实体店履步维艰的窘迫环境下,而电商独领风骚之时,线上图书巨头当当网却走向线下实体店了。当当网第一家实体店MALL店梅溪书院于本月在长沙开业,涵盖MALL店、超市书店、县城书店多个类型的文化综合体,且计划未来三年内在全国开1000家。无独有偶,另一图书电商巨头亚马逊也准备在线下开实体店,并制定了疯狂的扩张计划。当年当当网和亚马逊用低价逼死了无数的线下实体书店,如今却玩起了逆袭,这又是为何?
除此之外,放眼电商,由线上向线下逆袭的并非只有当当和亚马逊这样的图书电商。以御泥坊为代表的美妆电商;以小米和魅族为代表的互联网手机品牌;还有当年喊出“颠覆”的乐视这个互联网电视品牌,也在加大线下实体店的扩张。3年前,红极一时的淘品牌裂帛,第一家实体店落户在了北京宣武区的so go庄胜崇光百货内。由此可见,各个细分行业的电商纷纷布局线下实体店,这预示着电商发力线下实体店扩张将是一种趋势。这不禁令人深思,曾经无不信奉颠覆式的变革者,为什么竟然回推翻自己崇拜的线上渠道,集体倒戈线下渠道呢?结合当前国内经济形势,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竞争惨烈融资难度大迫使电商寻找增长点
毋庸置疑,国内电商的竞争一贯以“低价“著称,更确切的说这二字是各大电商巨头的从成立之初一直以来的核心根本。因此,接连不断的价格战,也就成为了电商平台的常态,天猫超市讲低价,1号店直接讲“发现比天猫贵就1赔100”。各大电商平台之间永无休止的恶性竞争,疯狂创造各种让利购买活动,天猫双十一、京东618、全球酒水节、苏宁周年庆等层出不穷,让电商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烧钱无底线的行业。时至今日,除了成功上市的电商平台实现了扭亏为盈,像京东、当当等至今仍在亏损中。
同时各种行业细分电商平台的涌现,各类同质化产品的泛滥,加大了受众网购的难度,也让用户大量被分流、被割裂。我能在其他平台找到低价,完成一站式购物,我就不需要去苏宁,也不需要去天猫。而多数电商平台都变得越来越综合化,都想一口气把用户需求全部吃掉,不给竞争对手留任何机会,力求尽可能满足用户购买需求,这无形中增加了电商的运营成本。那么,在经济寒冬下,资本热钱不再疯狂,投资变得十分理性,很多投资人宁愿把钱牢牢抓在手里,也不敢去冒没保障的高额风险。这无形中也加大了电商平台的融资难度,而本身电商平台的模式都趋同,投资人对项目的评估已经有完备的体系。倘若一味的烧钱,又没钱新的资本引入,那资金链必然断裂。因此,在艰难的大环境下,多数电商平台不得不考虑现金流的问题,以保证平台正常运转,而单凭线上平台很难满足庞大的资金需求,且业绩增长缓慢。这必须时寻找新的增长,只能转向传统商线下实体扩张,寻求线下销售刺激巩固业绩增长。
线上顾客引流成本过高倒逼电商转向线下
众所周知,传统实体店是守株待兔的销售方式,而电商则是撒网式销售方式。因而在电商平台运营过程中,如何吸引用户是经营者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电商最大的挑战。引流无疑是电商重中之重的工作,之后才是如何实现购买转化,想尽一切办法提升转化率。但随着平台运营成本的陡增,电商卖家的数量暴涨,很多平台都已经把端口资源、用户资源集中在自己手里。这无形中增加了电商的引流难度,也增加了引流的综合成本。
事实上,在电商的实际运营中,每获取一位顾客的成本也随着竞争的加剧攀升。根据业内人士统计,2011年的时候,电商获取一位用户的成本大约在80元左右;到了2013年的时候,电商获取一位用户的成本大约在300元左右。而且花几百元成本获取的用户,随时会流失到价格更低的电商,这导致电商转化率一直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这让电商在经营层面背负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有媒体报道,方茵曼+上海的体验店,其线下店试穿成交率达65%;而在“双十一”期间,网上转化率仅有6%。线上的顾客引流成本增加,也遭遇实际瓶颈,那么在线下开店增强顾客体验,就成为了提高购买转化率的有效途径。
仓储费用高且使用率低推动电商转变模式
做电商,有两大关键,一个是物流,一是仓储。对于99%的电商而言,产品物流都是要依托第三方提供服务。而物流的成本居高不下,且无法到达全国范围深度覆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商的发展,也压缩了电商产品的利润空间。加之近年来物流快递行业的激烈竞争,推高了快递的运营成本,也就增加了物流快递的费用。而仓储就成了压缩物流成本和到货时间的完美解决方案,越是做的大的电商越是全国各地的仓储建设。比如京东在华东、华南、华北等区域都建立了仓储,尽可能降低运营和物流成本,也方便快速出货,其他电商也采用了同样的模式。电商对仓储的要求没有太多特别的要求,但对场地的大小有较大的要求,做的越大需要大仓库场地越大。大多数电商分布全国各地的仓库都集中在城郊,综合成本低,交通相对便利。
但近年来国内物价飞涨,经济下行,严重推高了城市生活成本。电商以往的仓库成本优势已经不是非常明显,而仓库也仅仅是发挥了存储货物的功能。而物流快递发货也逐渐向市中心靠拢,这也让快递公司的人员投入也由此侧重。而电商本身要花大量资金去做推广,也要花钱去租仓库。那么将这些固定成本,转化成集仓储、销售、展示、宣传等各种功能于一身的实体店,对于电商来说大有裨益。就像当当建线下文化综合书店,它既可以是仓库,也是销售网点,更是传播推广的不倒大旗,还能忠实粉丝。那么,电商对传统仓储的使用模式谋变,向实体店转变,向市中心靠拢,这能够实现区域内有效的线上线下整合。电商成本集约化,使用率最大化,这就无形中推动电商走向实体店。
实体店的体验功能有利于销售增长提升
电商在国内连续火了几年,虽然用户购买兴趣有增无减。但是电商的品质层次不齐也是行业普遍现象,而且买家与卖家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来频繁。尤其是备受关注的假货问题、盗版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由此也让很多消费者趋于理性购买。加之网民在自媒体上对电商产品的各种吐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大众对电商的警惕,也带动了监管部门对电商的严格管理。因为网购的体验性差,疯狂的价格战之后,很多用户遭受了较大的产品心里落差。这让很多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性,对网购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甚至是在网购过程中问的越来越仔细。电商在体验方面的劣势,也影响了实际的业绩增长
消费升级是个热词,热词总有热词的道理,除去一切技术因素的创新和变革,还有什么比消费升级更好的创新源头呢?要想有所创新,就从消费升级的各种因素考虑就好了。消费升级涉及到消费结构,涉及到消费的品质和体验,...[详情]
近期,口子窖(603589)遭遇高盛旗下公司清仓式减持。6月15日晚间,口子窖发布公告称,公司主要发起人股东之一,高盛旗下GSCPBouquetHoldingsSRL(高盛专为投资口子窖设立的公司,下...[详情]
随着葡萄酒消费的兴起,很多葡萄酒专卖店、体验店逐渐深入市场,他们或针对一个社区或一个社群,集葡萄酒品鉴、葡萄酒文化交流、葡萄酒销售于一身,其中,也不乏一些地段优质,装修考究的店铺,即便如此,很多人抱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