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五洋”格局初定之后,二线品牌间的补位战也拉开架势。
从目前的半年报来看,除却“茅五洋”的百亿营收量级之外,更多的二线白酒企业处于50亿规模之下,这也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个50亿元~100亿元空间的断层。
很明显,这一空间需要后续品牌来补位竞争,谁能在短时间内晋级这一规模级也就意味着其将成为二线军团的“领头羊”,其在占据区域强势地位的同时也会对既有的“茅五洋”格局形成挑战。
目前来看,半年营收42.69亿的泸州老窖(000568)显然最为接近也更具优势,而未来能否有“茅五泸”的格局也并非没有可能。抛开上市公司名头,从白酒行业整体来看,隐性发展多年的剑南春也在隐忍发力,据了解其上半年规模与古井贡酒(000596)相当,竞争性明显。
营收净利双升
从目前的白酒大环境来看,营收和利润双增长的白酒企业在不断增多,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白酒行业收入同比增长12.43%,利润同比增长12.82%,较2016一季度分别环比降低3.55%和4.39%,二季度白酒行业传统淡季是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但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淡季销售形势明显好转,特别是竞争格局最好的高端白酒出现量价齐升。
在二线阵营中,泸州老窖、古井贡酒等企业的增长颇具代表性。
自白酒行业呈现出弱复苏行情以来,之前因行业调整受影响较为严重的泸州老窖管理层近期也提出了“重回百亿梯队”的目标。
最新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泸州老窖上半年实现营收42.69亿元,同比增长15.51%,净利润11.12亿元,同比增长8.9%。以上两项业绩指标,相比泸州老窖制定的2016年全年计划,完成度都已经过半。尤其是净利润,距离2016年全年计划18.07亿元,完成比例达63.75%。
上半年泸州老窖高端白酒收入同比增长195%,毛利率改善4.8 个百分点至89%,分析其主要得益于国窖1573在去库存后需求强劲。
来自高华证券的分析报告认为,国窖1573上半年销量接近1500吨,并因此预计其全年销量将达3000 吨。
研究数据显示,上半年泸州老窖的特曲出货量和动销完成良好,增长超20%,窖龄酒上半年仍未完全发力,招商证券预计公司全年中档酒收入有望超20亿元。随着调整的结束,销量回升,未来毛利和净利率也将逐步回升。
古井贡酒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45亿元,同比增长12.2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13.29%。其中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02亿元,同比增长 14.9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704.75万元,同比增长 12.04%。
尽管目前整个白酒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行业竞争持续加剧,但古井贡酒在2016年二季度,仍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两位数逆市增长,核心产品年份原浆系列在主力市场动销情况良好,保证公司全面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上半年经营目标。
此外,2016年上半年,公司预收账款进一步增至10.59亿,同比增长74.07%,环比增加6,875万,再创历史新高,下半年有望逐步确认为收入,促进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消费升级带动
2016年7月,《经济学人》杂志的一篇文章说,中国的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在7.66万~28.6万人民币之间)人数从1990年代的几乎为零,增长到今日的2.25亿。
用商品来刺激情绪获得愉悦,是现代消费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人们跨过实用和低价的需求,开始愿意为情绪、氛围、生活品质花更多的钱,消费升级也正悄然发生。
这一系列变化在酒行业体现的升级现象也极为明显。
举例看,安徽省已成为本轮白酒消费升级趋势最为明显的省份,百元酒消费潜力凸显。
国海证券研究认为,作为安徽省内中高端白酒龙头企业之一,古井贡酒不断加大品牌建设和渠道销售投入,坚持深耕省内市场,因而充分受益于本轮消费升级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2016年古井贡的提价措施以及坚挺价格落实政策对其毛利率提升意义重大,由消费升级带动的顺势提价并由此产生的毛利率提升最终影响到了企业整体的营收。
省内消费的升级带动了产品价位的抬升,不过也有机构分析认为,古井贡酒在安徽省内的增速将放缓
消费升级是个热词,热词总有热词的道理,除去一切技术因素的创新和变革,还有什么比消费升级更好的创新源头呢?要想有所创新,就从消费升级的各种因素考虑就好了。消费升级涉及到消费结构,涉及到消费的品质和体验,...[详情]
近期,口子窖(603589)遭遇高盛旗下公司清仓式减持。6月15日晚间,口子窖发布公告称,公司主要发起人股东之一,高盛旗下GSCPBouquetHoldingsSRL(高盛专为投资口子窖设立的公司,下...[详情]
随着葡萄酒消费的兴起,很多葡萄酒专卖店、体验店逐渐深入市场,他们或针对一个社区或一个社群,集葡萄酒品鉴、葡萄酒文化交流、葡萄酒销售于一身,其中,也不乏一些地段优质,装修考究的店铺,即便如此,很多人抱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