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经济仍然在以接近7%的速度增长。但是,与过去每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时期相比,增速已明显放缓,可以说已经迎来了产业结构的转型期。在对付现实萧条的同时,为了准备可能降临的更严重的经济萧条,如何把握好正确的经营之舵,正是我们企业经营者面临的课题。
前一段,84岁高龄的稻盛和夫来中国了!
说起稻盛和夫,他不仅是日本国宝级人物,也是创哥心中的偶像,白手起家,创立了两个世界500强,拯救过无数濒临破产公司。
最有名的案例是拯救了日本航空公司——一个政府都搞不定的项目。那时的稻盛已经退休,一分钱工资不拿,结果上任一年多,愣是把亏损100多亿美金的日航,盈利干到了140亿!
稻盛和夫不仅善于经营和管理公司(忘了说了,他的公司180人年收入是600多亿,每个员工贡献的价值是3.7亿。。。)而且本人三观超正,在员工心中地位极高。连大师季羡林都被他圈粉,称他是全球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
马云、任正非也都是他的门徒,追着他学经营。
这次大神飞到了中国沈阳,在经营哲学报告会上演讲了《企业如何在经济萧条中实现大飞》。并且透露了他在57年的经营史中,从未让公司陷入困难的秘密!
此篇演讲太长,创哥总结了中心思想:
1.时刻对企业保持乐观,萧条期也能成为发展黄金期。
2.萧条发生前的防御策略是什么?
培养企业高收益体质。
3.萧条发生后的应对策略是什么?
全员营销、全力开发新产品、彻底削减成本、保持高生产率、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演讲正文—
从2010年开始到现在为止,在这个经营哲学报告会上,我分八次在中国各地系统地讲解我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法,这是在长达半个世纪以上的经营实践中,我亲身体悟的心得。
今天,在上述连续八次讲话之后,我想以《把萧条看作再发展的飞跃台》为题,展开今天的讲话。
现在,中国经济仍然在以接近7%的速度增长。但是,与过去每年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时期相比,增速已明显放缓,可以说已经迎来了产业结构的转型期。
在对付现实萧条的同时,为了准备可能降临的更严重的经济萧条,如何把握好正确的经营之舵,正是我们企业经营者面临的课题。
萧条期才是企业成长最佳时机
首先,有一点希望与大家取得共识,就是要以积极开朗的态度去突破困境。萧条越是严重,我们越是要咬紧牙关,坚忍不拔,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闯过这道难关。决不悲观,必须以积极开朗的态度应对难局。在这基础之上,重要的是要认识到“萧条是成长的机会”,企业就是应该通过萧条这样一种逆境来谋取更大的发展。
每一次闯过萧条期后,京瓷的规模都会扩大一圈、两圈
70年代的石油危机,80年代的日元升值危机,90年代的泡沫破裂的危机,2000年代IT泡沫破裂的危机,以及不久前的雷曼金融危机,我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经济萧条。
每次面临萧条,作为经营者的我总是忧心忡忡,夜不能寐。但是,为克服萧条不懈努力,每一次闯过萧条期后,京瓷的规模都会扩大一圈、两圈。从这些经验当中,我坚定了“应当把萧条视为成长的机会”这样一个信念。
企业的发展如果用竹子的成长作比喻的话,克服萧条,就好比造出一个像竹子那样的“节”来。经济繁荣时,企业只是一味地成长,没有“节”,成了单调脆弱的竹子。但是由于克服了各种各样的萧条,就形成了许多的“节”,这种“节”才是使企业再次成长的支撑,并使企业的结构变得强固而坚韧。
在萧条期之前,尽全力打造高收益体质
打造企业高收益的经营体质,是预防萧条的最佳策略。
为什么呢?因为高收益是一种“抵抗力”,企业即使因萧条而减少了销售额,也不至于陷入亏损。高收益又是一种“持久力”,高收益企业有多年积累的、丰厚的内部留存,即使萧条期很长,企业长期没有盈利,也依然承受得住。另外,此时还可以下决心用多余的资金进行设备投资,因为萧条期购买设备比平时便宜许多。
公司没有10%的销售利润率,就算不上真正的经营
经营者应该思考萧条之前的准备工作。虽然萧条往往突如其来,但是作为应对萧条的预防策略,平日里有没有实现高收益经营,这是首先要提及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在公司内外总是强调“没有10%的销售利润率,就算不上真正的经营。”
消费升级是个热词,热词总有热词的道理,除去一切技术因素的创新和变革,还有什么比消费升级更好的创新源头呢?要想有所创新,就从消费升级的各种因素考虑就好了。消费升级涉及到消费结构,涉及到消费的品质和体验,...[详情]
近期,口子窖(603589)遭遇高盛旗下公司清仓式减持。6月15日晚间,口子窖发布公告称,公司主要发起人股东之一,高盛旗下GSCPBouquetHoldingsSRL(高盛专为投资口子窖设立的公司,下...[详情]
随着葡萄酒消费的兴起,很多葡萄酒专卖店、体验店逐渐深入市场,他们或针对一个社区或一个社群,集葡萄酒品鉴、葡萄酒文化交流、葡萄酒销售于一身,其中,也不乏一些地段优质,装修考究的店铺,即便如此,很多人抱怨...[详情]